突破創新瓶頸
突破創新瓶頸
王友倫
小君
ZEEV
15分59秒
打通創新的任督二脈
● 努力才能頓悟
● 善用集思廣益
● 開放式的創新
● 設計獎勵制度
● 上下兩頭並進

 

 


大部分的企業人士都將創新的焦點,放在新產品或新技術的研發,但其實創新的範疇不止於此,創新可以被應用於新的服務、新的營運模式,或是定價策略、通路策略上面,也就是說,所有的管理實務,都可以運用創新的作法,來增加企業的競爭優勢。

在以前,「創新」這件事好像是屬於特定一小部分人的專利,例如設計人員、研發工程師或是所謂的「科學家」,但是,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企業,全體員工都負有創新的責任,而公司也給予員工有創新的空間,例如3M公司,允許員工利用15%的工作時間,做自己喜歡做的事,鼓勵他們從中找尋創新的點子。對於許多企業來說,他們希望的是,所有的員工在任何時候、任何地方,都能夠充分利用他們的技能與想像力,發揮創新的能力。

創新的點子可以改變價值鍊中的任何一個環節,而產品與技術的創新,只是創新的一部份而已,也就是說公司裡所有的人都可以「創新」,可是,讓每一個人都負起創新的責任,這句話說起來容易,執行起來卻很困難,雖然有一些企業採取了廣納員工意見,成立創新單位與線上論壇等作法,但是這些方法都遭遇到層層阻礙:員工的參與會受到生產排程、時間與意願等因素的影響,成效不見得高。為了瞭解在創新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,同時確認哪些創新的作法是可行的,麥肯錫顧問公司花了三年的時間,針對多家全球性企業的創新流程做了深入的研究,歸納出幾項創新的重點原則

首先,努力才能頓悟,對於許多人來說,創新是靈光乍現,好像牛頓坐在蘋果樹下,被掉下來的蘋果打到,結果發現了萬有引力。根據這樣的看法,企業應該聘請一些有洞察力並且會逆向思考的人,提供他們優渥的環境,給予充裕的時間和空間,讓他們想出絕佳的創新點子。但是事實上卻並非這樣,創新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,加上那百分之一的靈感。

如果沒有那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,當我們坐在蘋果樹下,被掉下來的蘋果打到,只會感覺「好痛!」根本不會去發現萬有引力。假使把創新想成環環相扣的一連串活動,創新是開始於新點子的發想,結束於成功地將點子商品化,後面的階段,也就是將點子作細部發展的流程,才是最花時間的。

很多人都擅長於發想出新點子,但卻拙於將點子作細部流程的發展規劃。我們並不是說好的點子不重要,而是要跟大家強調,後面的流程發展才是最困難的。你去問路邊賣菜的阿婆,她可能也有不少新點子,但要將這些新點子一步步發展到能夠商品化,就不是那麼容易了。我們應該要非常清楚,自己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,只有在確定問題的瓶頸出在什麼地方,導入新點子才會有意義。接下來,要準備投入大量的時間和人力,來規劃新點子的執行流程,成功的創新計畫,往往要花上幾個月,甚至於是幾年的時間,才能夠開花結果。